八年级《语文》下册《马说》考点详细讲解
目录:
1.电子课文
2.考点精讲
3.重点解析
一、电子课文
23 马说①
韩 愈
阅读提示
“伯乐相马”是一个古老的传说,讲的是春秋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。作者在本文中却另翻新意,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: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”作者能有这样的认识,与他的经历有关。韩愈年轻时,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,希望得到重用,以展才志,但都被冷落。本文可以说是他的一篇“不平则鸣”之作。阅读课文,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言简意赅的行文特点。
世有伯乐②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祗③辱于奴隶人④之手,骈死⑤于槽枥⑥之间,不以千里称⑦也。
马之千里者,一食⑧或⑨尽粟一石⑩。食⑪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⑫,且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选自《韩昌黎文集校注》卷一(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)。这是作者《杂说》四篇中的第四篇。题目是后人加的。韩愈(768—824),字退之,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自谓郡望昌黎,世称“韩昌黎”,唐代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
②〔伯乐〕本名孙阳,字伯乐,春秋时秦国人,擅长相马。
③〔祗(zhǐ)〕同“衹(只)”,只、仅。
④〔奴隶人〕奴仆。
⑤〔骈(pián)死〕(和普通马)一同死。骈,本义为两马并驾,引申为并列。
⑥〔槽枥(lì)〕马槽。
⑦〔不以千里称〕不以千里马而著称,指人们并不知道。
⑧〔一食〕吃一次。
⑨〔或〕有时。
⑩〔石〕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
⑪〔食(sì)〕同“饲”,喂。下文“而食”“食之”中的“食”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。
⑫〔外见(xiàn)〕表现在外面。见,同“现”。
⑬〔且〕犹,尚且。
策之①不以其道②,食之不能尽其材③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④,执策而临⑤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真无马邪⑥?其真不知马也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〔策之〕用马鞭赶它。策,马鞭,这里是动词,用马鞭驱赶。
②〔不以其道〕指不按照(驱使千里马的)正确方法。
③〔食之不能尽其材〕喂它,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。材,才能、才干。
④〔鸣之而不能通其意〕它鸣叫,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。
⑤〔临〕面对。
⑥〔其真无马邪〕真的没有千里马吗?其,表示加强诘问语气。
思考探究
一 熟读并背诵课文,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,寄寓了怎样的情感。
二 这篇短文仅100 余字,多次提到“千里马”,却不显得啰唆。作者提到“千里马”的方式有哪几种?各具有怎样的效果?
三 翻译下列句子,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。
1.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
2.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3.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…….
4.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
四 阅读下面的短文,结合课文,写一段文字,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。不少于 300 字。
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,久无所举。上诘之,对曰:“非不尽心,但于今未有奇才耳!”上曰:“君子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。古之致治者③,岂借才于异代乎?正患己不能知,安可诬一世之人?”德彝惭而退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八》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上:皇上,指唐太宗。
②封德彝(568—627):名伦,字德 彝, 唐 代 官 员, 官 至 尚 书 右仆射。
③致治者: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。
三、考点精讲
【原文】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【译文】世上先有伯乐,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。千里马经常有,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。
【考点】〔伯乐〕传说中把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。人们也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。春秋时候,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,擅长相马,人们都称他为伯乐。后人以“伯乐”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,以“千里马”比喻人才。
〔然后〕这样以后。然:代词,这,这样。注意:“然后”本来是两个词,后来发展为一个连词,现在还在用,表示前后相承的关系,因此,翻译的时候也可以保留“然后”。但如果单独解释这个词,应该理解为“这样以后”。
〔而〕转折连词,译为“但是”或“可是”。
【原文】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
【译文】所以,即使是名贵的马,也只能是在低贱的人手中受屈辱,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,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。
【考点】〔故〕连词,连接分句,表示结果,译为“所以”或“因此”。
〔虽〕连词,表示让步,译为“即使”或“虽然”。
〔祗〕读作zhǐ,同“衹(只)”,译为“只”。
〔辱于奴隶人之手〕在根本不识马的奴仆手下受辱。奴隶人:奴仆。奴仆,仆役,指喂马的奴隶、奴仆。
〔骈死〕一同死。骈,读作pián,两马并驾,这里引申为并列。
〔槽枥〕马槽。槽:读作cáo,盛饲料或喂牲口的器具。枥:读作lì,马槽。如曹操《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”
〔不以千里称〕不以千里马而著称,指人们并不知道。称:读作chēng,动词,闻名,著称。
【原文】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
【译文】日行千里的马,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。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。
【考点】〔马之千里者〕这是定语后置句,译为“日行千里的马”。定语一般应放在中心词之前,但古汉语里定语也有放在中心词后边的,用“者”作标志,如“村中少年好事者”,“好事”是定语,修饰“少年”;也可用“之”“者”表示后置,如这里的“马之千里者”,就是指“千里马”,用“之”“者”做标志,就把定语放到后面了。译为现代汉语时,把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。
〔一食〕吃一次。食:读作shí,吃。
〔或〕有时。
〔尽〕动词,吃尽,吃完。
〔石〕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注意:在古代,表示容量的“石”读作shí,在现代汉语中读作dàn。
〔食马者〕喂马的人。食:同“饲”,喂。下文“而食”“食之”的“食”,也都读作sì。
【原文】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【译文】这样的马,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,吃不饱,力气不足,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无法表现出来,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,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?
〔千里之能〕日行千里的才能。能:才能,能力,本领。下文“能千里”的“能”是指“能够”。
〔外见〕表现在外面。见,读作xiàn,同“现”,显露,表现。
〔且〕犹,尚且。
【原文】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
【译文】用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,喂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,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,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:“天下没有千里马!”
【考点】〔策之〕用马鞭赶它。策:本是名词,指马鞭,这里用作动词,用马鞭驱赶。
〔不以其道〕不按照(驱使千里马的)正确方法。道:正确的方法。
〔食之不能尽其材〕喂它,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。材:才能、才干。
〔鸣之而不能通其意〕它鸣叫,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。
〔执策而临之〕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。临:面对。
【原文】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。
【译文】唉!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?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!
【考点】
〔呜呼〕叹词,表示惊叹,相当于“唉”。
〔其真无马邪〕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。其:表示反诘语气,译为“难道”。邪:语气助词,同“耶”,译为“吗”。
〔其真不知马也〕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。其:表猜测的语气,可译为“大概”。
三、重点解析
(一)习题解析
1.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,寄寓了怎样的情感。
【解答】世上不是没有人才,而是统治者不会识别人才、善待人才,从而使人才不能发挥才能。文中寄托的是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。
2.文章多次提到“千里马”,却不显得啰唆。作者提到“千里马”的方式有哪几种?各具有怎样的效果?
【解答】其一是直称,即在行文中直接提及“千里马”,如“然后有千里马”“千里马常有”。其二是暗称,即在行文中委婉表述,如“不以千里称也”。其三是代称,用“其”“是”“之”等代词指称千里马,如“安求其能千里也”“策之不以其道”“是马也”。
3.翻译下列句子,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。
(1)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
【解答】日行千里的马,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。(陈述语气)
(2)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【解答】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,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?(反诘语气)
(3)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……
【解答】它鸣叫,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。(肯定语气)
(4)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
【解答】唉,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?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!(有诘问、感叹)
4.阅读下面的短文,结合课文,写一段文字,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。不少于300字。上令封德彝举贤,久无所举。上诘之,对曰:“非不尽心,但于今未有奇才耳!”上曰:“君子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。古之致治者,岂借才于异代乎?正患己不能知,安可诬一世之人?”德彝渐而退。(《资治通鉴·唐纪八》)
【示例】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人才”的解释有两点:一是德才兼备的人;二是有某种特长的人。这就告诉我们,“德才兼备”是较高的标准,一般人难以达到,但是,有某种“特长”的人,也是人才啊!所谓“特长”,就是“一技之长”,这是不难达到的。现在倡导“工匠精神”,就是对某方面具有特长的人的一种肯定,对一技之长的倡导。封德彝对人才理解有误,太过苛刻,以致一无所取,而唐太宗的“各取其长”则为其点明了用人方向。
还有,我们看人要多看人的优点,不能求全责备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,才会积小智为大智,汇聚全社会的智慧与才能来建设现代化国家。有些人,虽有才能,但不希望或害怕展现才能,使机会与其失之交臂,这其中,无非就是缺少自信。所以,凡人才都需要具备一个条件——自信。韩愈的《马说》就相当自信地说自己是人才,只是还没有遇到伯乐。当你能大声向全世界宣布“我是人才”时,你就离成功不远了。尽情地向社会展示你的才能吧,充分地发挥你的一技之长吧!
(二)文学常识
1.《马说》的作者是唐代韩愈,是作者《杂说》四篇中的第四篇。题目是后人加的。“说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,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,讲究文采。
2.《马说》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,作者借千里马不被赏识,来比喻贤能之人不受重用,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。韩愈年轻时曾在长安应试觅官十年之久,却一事无成,对“伯乐不常有”有切肤之感。
3.韩愈(768—824),字退之。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。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。有《韩昌黎集》。
4.经典评价:清代林云铭在《韩文起》卷八中评价道:“《马说》以千里马喻贤士、伯乐喻贤相也。有贤相,方可得贤士,故贤相之难得,甚于贤士。若无贤相,虽有贤士或弃之而不用,或用之而畀以薄禄,不能尽其所长,犹之乎无贤士也。……末以时相不知贤士作结,无限感慨。”其概括精当。“韩文起”指韩愈,因为苏轼称韩愈“文起八代之衰”。所谓“八代”是指从汉至隋的八个朝代,其文风一天不如一天,唐代韩愈一出,一扫八代衰靡文风,使古文得以振兴。
(三)考题精选
湖南永州2022年中考试题
【甲】
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(选自《马说》)ㅤㅤ
【乙】
时先主屯新野,徐庶见先主,先主器①之,谓先主曰:“诸葛孔明者,卧龙也,将军岂愿见之乎?”先主曰:“君与俱来。”庶曰:“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②也。将军宜枉驾③顾之。”由是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。(选自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》)
【注释】①器:用作动词,器重,重视。②屈致:委屈(他),召(他上门)来。③枉驾:屈尊,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,枉,委屈,驾,车马。
10.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( ) (3分)
A.然/后有千里马
B.故/虽有名马
C.将军岂/愿见之乎
D.不/可屈致也
11.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( )(3分)
A.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
B.马之千里者 将军宜枉驾顾之
C.才美不外见 徐庶见先主
D.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
12. 下列对【甲】【乙】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( ) (3分)
A.【甲】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,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。
B.【乙】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、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。
C.【甲】【乙】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,说理深刻,论证有力,情感鲜明。
D.【甲】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,【乙】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。
13.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6分)
①一食或尽粟一石。
②由是先主遂诣亮。
【答案】
10.B
11.A
12.C
13.①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。②于是刘备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