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烧七”习俗的简介
所谓烧七,就是在老人去世了以后,一种祭奠逝者的习俗。有些地方也叫它“守七”、“做七”,或者是“七祭”等。
既然是烧七,那肯定是离不开七的。在古代烧七是比较复杂的,也有很繁琐的礼俗。其中一般都是从老人去世当天开始数起,每七天一个周期,其中第七天就是“头七”。
而第十四天就是“二七”,以此类推是“三七”、“四七”、“五七”、“六七”,直到七七四十九天,就是“末七”。因此古代的烧七,一般是从头七到末七,一共要烧七次。
之所以在古代有烧七的习俗,而不是“烧八”、“烧九”,或者是“烧六”。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民间的说法,人去世了以后,肉体虽然已经死亡了,但是灵魂却并没有离开,这也就是民间传说中人是有“三魂七魄”的。
其中这“七魄”就是每一天为一个周期消失一个,直到“末七”后才全部消失。但是“三魂”则是一年去一个,直到三周年才全部离开。这也就意味着逝去的亲人彻底离开了,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。
不过也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有“烧七”的习俗,有些地方只是烧“头七”和“末七”,有些地方则是烧“头七”、“三七”、“五七”和“七七”。
也就是说在烧七的过程中,基本都是以“单七”为重视,而“双七”则只是简单的操办一下,或者是不需要操办。
毕竟烧七这个习俗也是很繁琐的,不仅费心费力费时间,而且还要花费不少钱财的。比如在小编的家乡这边,如今基本只是烧“头七”、“末七”,还要一个“周年祭”,其他的如今基本都是不操办了。
如果是在城市里,或者是火葬的话,那就更简便了。毕竟时代不同了,大家也都很忙,对于很多的传统习俗也就淡化了。
关于“烧七”都由谁来烧,这个确实是有规定的,在烧七的不同阶段,主持的人也是有区别的。这里也来简单说一说。
先来说说“头七”,这也是烧七的时候最重要的,现在很多地方依然都有这个习俗,即便是其他的“七”都被淡化了,“头七”是必须重视的。
烧“头七”都是由孝子贤孙来主持,其中很多地方对此习俗都很重视的,在烧头七的时候,逝者的后辈子孙都是要去上坟祭奠的,特别是孝子、孝孙、女儿、女婿这些必须要到场的。
而且还都要携带香烛、供品等去上坟祭奠的。像以前流行烧灵屋等祭品,而如今在我的家乡这边,这是流行烧用五彩纸糊的电视机、电冰箱、小轿车、飞机等家用电器与现代交通工具,真可谓也是与时俱进了。在烧头七结束以后,还要办酒招待亲朋好友,以及来帮忙的村民。
因为头七、三七、五七和七七也叫“大七”,往往都是比较重视的,而“二七”、“四七”等叫“小七”。在古代也不怎么重视了,特别是现在基本没有了,这里就不介绍了。
再来看“三七”,这基本都是由女儿、女婿来主持了,也就是说女儿要全程操办这方面的事情,就连各方面的开支也是女儿来负担。如果没有女儿的话,那就往往是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。
不过在有些地方的习俗不同,比如在南方一些地方,三七也是由儿子媳妇去做,这也是民间所说的“女儿不管三七二十一”。而一般是烧“二七”的时候,才由外嫁的女儿、女婿一家来操办。
至于“五七”,这也是很重要的,大多数地方仍由孝男来主持和祭奠,仪式和头七是差不多的。在过去富裕的家庭,在烧三七的时候,还要邀请戏班演戏,所唱的剧目多为宣扬孝道的内容。但如今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个习俗了,烧“五七”都不重视了,更没有唱戏的习俗了。
小编有一次和福建的朋友说起这个,他就说到在他们当地以前烧五七的时候,是由孙女、侄女来主持致祭,可见各地的习俗还是有区别的。
最后是“末七”了,这个也是由逝者的儿孙来主持,一般亡者的儿子、孙子、女儿、女婿等都是要参与的。不过其他的亲友不需要参与了,就连堂兄弟姐妹及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也不要求必须到场。
值得一提的是在烧七的时候,还要避讳“犯七”。就是烧七的日子是不能逢初七、十七和二十七的。在古人看来,这样的日子烧七是不吉利的。
民间的说法,就是烧七如果犯七了,那么亡者就可能会被阎王惩罚。因此在有些地方要在烧七当天用五彩纸做一把伞插在亡者的坟头,说是能保护亡者而免除劫难。
不过在有些地方这是在犯七的时候,就提前一天,或者是推迟一天。毕竟在有些地方烧七并不是七天,一般男人是以6日为1旬,而女人仍以7日为1旬。如果逢七了,那就提前一天,或者是推迟一天。
另外在过去烧七期间也有很多的讲究,比如是禁止理发、赴宴、饮酒作乐等等。虽然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一些偏迷信的东西,但是这也是我国丧事的习俗之一,并且也表达了对过世老人的一种孝道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