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穆是谁的谥号(盘点历史上被谥为“武穆”的名将)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11-06 09:52:15

武穆,乃是封建时代对武将的一个重要谥号,也就是封建帝王对故去的武将一种加恩,相当于一种盖棺定论,跟文臣的文正公、文忠公或者文献公类似。而武将谥号则以武开头,后面宁、毅、敏等。

武穆爷

众所周知,文臣的最高谥号乃是文正公,比如说宋代范仲淹、元代耶律楚材、明代李东阳、清朝的曾国藩。而武将的最高谥号为忠武,如三国诸葛亮和司马师、唐朝尉迟敬德与李晟和郭子仪、宋代李继隆和韩世忠、元朝的伯颜和木华黎、明代常遇春和张玉、清朝杨遇春和向荣等。这些都是历史上武将的天花板,要么是有开国之功,要么有王朝再造之功。

但是,说起武将的谥号,最有名的却不是忠武,而是武穆,其实没有其它,只是因为岳飞的名气太大,岳武穆的名头在历史长河间闪耀着熠熠光辉。但是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谬误,因为岳飞的最终谥号并非是武穆,虽然岳飞去世后最初的谥号为武穆,但是在南宋孝宗时期已经为岳飞恢复了名誉,追加谥号为武将的最高等级“忠武”,以至于“武穆”名动天下沾了岳飞的光,而以岳飞的等级,自然是不该停留在武穆。因为“穆”这个谥号其实在武将谥号排名中并不算太高。

“穆”字由来,布德执义曰穆,中情见貌曰穆。两个简单的词总结就是,贤良、和气。今天,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,历史上被谥为“武穆”的那些名将们!

李光弼

大唐最后的雄风太原之战

1、李光弼

李光弼,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最重要的名将之一,绘像凌烟阁,与郭子仪郭老令公齐名,后世史料称李光弼“战功推为中兴第一”。

李光弼本是契丹骁将,将门世家,与天宝年间,因为在击破吐蕃和吐谷浑之战中,立下大功,得以节度朔方。天宝十四年,安禄山叛乱,叛军一路势如破竹,所到之处,整个河北城池全部投降。唯有李光弼,统率朔方孤军多次击败叛军,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,随后击败史思明大军,斩敌数万。

嘉山之战后,李光弼和郭子仪收复河北十余郡。长安沦陷后,李光弼和郭子仪入灵武拜见唐肃宗,加其为北都太原留守。恰逢叛军十数万,围攻只有数千守军的太原,想要从北路攻取灵武。李光弼以弱胜强,敢于以攻为守,最终太原之战,歼灭叛军七万多,乃是平叛之战中第一次重大胜利,更是平叛之战的重要转折点。再之后,李光弼于前线奋战,搅动河东和河北,再之后,取代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,又相继取得了河阳之战的大胜,再之后,收复河南,进军徐州,剿灭史朝义。

其实,以李光弼之功,完全可以被谥为忠武,其乃是平叛首功,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甚至在郭子仪之上。但是,后来其前部将仆固怀恩叛变,成为了吐蕃和回纥的带路党,带领吐蕃大军拿下了长安,唐代宗撤离长安,召李光弼平叛,李光弼因为惧怕宦官鱼朝恩、程元振等人陷害,于是拥兵不朝,拖延时日,最终郭子仪击退了吐蕃军队,自此,军中诸将和朝臣都对他另有看法,李光弼羞愧难当,忧郁成疾,次年病逝徐州,谥号为武穆。

李光弼足智多谋,在其戎马生涯中,善于出奇制胜,以少胜多,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平叛之战的局面,如果不是晚节有损,绝对当谥号为忠武。

武穆王马殷楚国

2、马殷

马殷,五代十国时期马楚的开国之主,唐朝末年,黄巢起义祸乱了整个中原,当时尚作为木匠的马殷也被卷入这场大乱之中,当时秦宗权于蔡州叛变,马殷应募从军,成为孙儒的部下,因为勇武而闻名军中。

后来孙儒与秦宗权之弟秦宗衡发生内讧,再之后,孙儒与杨行密之争战败被杀,其部将刘建锋、马殷收拢残部,因为不是杨行密敌手,只能转战江西,后来这支残兵南下了潭州,成功在乱世中谋取了一块立足之地。

再后来刘建锋被部将所杀,马殷得到了众将推荐,成为新的首领,随后割据湖南,拿下湖南七州,被朝廷封为武安军留后。公元907年,朱温篡唐,马殷献上殷勤,被朱温册封为楚王。随后拿下了广西部分地区,成为南方一方强大势力。

公元930年,马殷去世,谥号为武穆。因为其身份为一方之主,南楚之王,所以被尊为武穆王。

大宋高怀德

3、高怀德

高怀德,北宋初年一代名将,出身将门世家,其祖父乃是白马银枪高思继,其父乃是五代名将高行周,受家门影响,高怀德长期在在其父手下效力。高行周去世之后,高怀德在后周柴荣手下效力,高怀德勇冠三军,曾大破北汉和南唐,攻取了高平和淮南,立下了赫赫战功,随柴荣北伐,又屡次破强敌。因功被封为江宁军节度,后任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。

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之后,高怀德成为了北宋皇室拉拢的对象,高怀德娶宋太祖之妹燕国长公主为妻,加封驸马都尉。之后参与平定李筠叛乱,再之后助宋室平定江南,晚年荣升太师之高位,再之后随宋太宗平定北汉,受封冀国公。但是高怀德乃是一介武夫,自小不爱读书,性情坦率豪放,不拘小节,所以最多也只能是个战将。

高怀德在北宋初年备受恩宠,一直到公元982年方才寿终正寝,宋太宗为了感慨其功绩,谥号为武穆。

曹玮剧照

4、曹玮

曹玮,北宋初年名将,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同样出身将门,其祖父曹芸,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,其父可不得了,乃是北宋初年顶级名将,最负盛名的曹彬。但是殊不知,虽然曹彬功绩大,但是在为将之上,可能尚不如其子曹玮。

毕竟曹彬晚年带兵惨败于辽军,落得个晚节不保。而曹玮却是为将四十余年,却从无败绩。曹玮沉勇有谋,喜读书,乃是一位智将,驭军严明,赏罚立决。曾在西北,多次大破定难军李继迁,而后在西北压制李德明(李元昊之父),定难军不敢异动。

再之后,破章埋族,胜平凉。曹玮最大的功绩乃是破吐蕃,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,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,这是北宋对阵吐蕃,难得的一次大胜,一战定西北局势,之后十年无大战。

再之后,因为北宋边患不急,战事也不算紧,所以曹玮难有再次统军作战的机缘,晚年任彰武军节度使。直至去世,谥号为武穆。

曹玮治军不如其父宽,但是却自成一派,其用兵多有奇谋,在西北极具威慑力,自曹玮死后,西北李元昊反叛,并在后来取得了成功,前后对比,可见其能。

刘锜顺昌之战

5、刘锜

刘锜,南宋初年名将,与韩世忠、岳飞、张俊三人并称为中兴四将,但是刘锜名气远不如另外三人,所以只能名列第四。刘锜出身将门,乃是泸川节度使刘仲武之子,自幼随父出征,曾战胜西夏,立有战功。

南宋初年,面对金军南下的巨大压力,急需一批武将保家卫国,于是在名臣张浚提拔下,刘锜得到了重用,参与富平之战,取胜之后,刘锜得到重用,在之后的顺昌之战中,大破金将完颜宗弼军,随后支援岳飞北伐。次年于柘皋之战再破金军,成就全功,此战乃是宋、金绍兴和议前的最后一次决战。

再之后,宋金开始议和,几大名将相继被处理,包括韩世忠、张俊和岳飞都相继被罢去兵权,之后闲任荆南府。晚年启用,但是在淮西并未有全功,再后来,主和派占据朝廷主流,刘锜自此再未受重用。

生涯末年,宋臣为了巴结金国,迫刘锜迁居杂物堆积的别院,刘锜一生抗金,难以受此侮辱,忧愤交加,呕血而死,宋朝将其谥号为武穆。

元军南征

6、博罗欢

博罗欢,元朝初年名将,成吉思汗麾下功臣畏答儿的后代,年少时便随着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,再之后,参与元朝平定江南,随军攻破扬州,平定了淮东地区。1277年,博罗欢奉命平定了只里斡台的叛乱,之后十年,多次平定了元朝内部诸部的叛乱,深受元世祖宠信。于1297年去世,享年63岁,元廷感念其功,谥号为“武穆”。